圖為9月20日,幾名外國觀眾在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文化年展上參觀
新華社信息敦煌9月21日電(記者曹檳 張文靜 吳戩)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20日在甘肅敦煌開幕。來自80多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的95個外國代表團圍繞絲路文化和精神,進行思想融匯、感情融通,探索搭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新平臺,為絲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橋,為沿線攜手發(fā)展增添動力之翼。
開幕式上,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表示,敦煌文博會是一個以絲路文化交流為主題的國際化盛會,旨在傳承和弘揚偉大的絲路精神。“現在,依托人文交流增強‘軟實力’,打造絲路合作發(fā)展‘朋友圈’,已經成為各國的廣泛共識。”
作為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永久會址的敦煌,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融交匯。
首屆敦煌文博會所展示的主要內容,如歷史文化成果、文化藝術作品、文藝創(chuàng)新成就,將再現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會上還將討論《敦煌宣言》,有望成為絲路沿線國家凝聚共識、開展人文交流合作的新愿景、新行動。
“在甘肅敦煌這一歷史文化名城召開的文博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使我們能夠充分理解深入挖掘絲綢之路的重大意義,在今后下大力氣加強文化交流,推動經貿往來,促進多邊合作,加深各方友誼。”尼泊爾議會議長昂薩莉·加爾蒂·馬噶發(fā)表主旨演講時表示。
早在漢朝時期,絲綢之路就開啟了橫跨歐亞大陸、連接世界各國、推動經貿往來、促進文化交流的歷史之旅。如今,“一帶一路”倡議再次承擔起重新連接絲路沿線各國,再度開啟國際文化和商業(yè)合作的歷史重任。其中,以文化先行帶動的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社會基礎。
與會外國政要、專家學者認為,這次文博會以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fā)展為主題,為絲路沿線各國合作交流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有助于加深各國對絲路文化和精神的理解,在文化的求同存異中取長補短。
摩洛哥國王首席顧問安德烈·阿祖萊在發(fā)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如今世界被各種文明沖突、文化沖突和宗教沖突的理論所侵蝕。但是,重塑絲路精神,復興絲路遺產,則可以幫助我們在阻止這種全球性倒退的過程中發(fā)揮核心作用。
安德烈·阿祖萊認為,敦煌文博會為絲路沿線國家提供了一個人文交流、弘揚絲路精神的新平臺,為建設國際共同體鋪平了道路。“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共同價值將得到認同并且成為一切工作的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在文化、教育、經貿等領域展開了深入合作。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探索開展了多種交流形式,比如舉辦高規(guī)格的學術研討會、博覽會,創(chuàng)排經典劇目,互辦文物展覽,開展各類文化貿易促進活動等。
阿富汗第二副首席執(zhí)行官哈吉·穆罕默德·穆哈齊克認為,中國舉辦敦煌文博會,將增進沿線國及世界各國之間的友誼和文化發(fā)展,也為參加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旅游發(fā)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與會者認為,借助敦煌文博會搭建的人文交流新平臺將成為推動沿線各國和地區(qū)交流合作的一條“文化大動脈”、促進沿線人民相親相通的一座絲路新橋梁,將為沿線國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最終實現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