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力規(guī)劃設計總院(簡稱電規(guī)總院)先后開展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專題研究、周邊電力互聯互通專題研究以及中俄、中蒙、中越等雙邊合作規(guī)劃研究,為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能源企業(yè)提供了大量高端咨詢服務,助力“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項目落地開花。5月14日,電規(guī)總院院長謝秋野作為能源智庫代表受邀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
能源合作是重中之重
記者:在“一帶一路”建設倡議中,能源合作居于怎樣的地位?
謝秋野:能源是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攸關各國國計民生。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諸多領域中,能源合作是重中之重,是我國與沿線各國的共同利益所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53.8億噸標油,占世界能源生產總量約40%,且能源生產中以油氣為主,與我國缺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形成了很好的互補。另一方面,沿線國家能源消費總量約25.8億噸標油,僅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27%,人均能源消費為0.83噸油當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4%。沿線國家能源及電力工業(yè)基礎相對薄弱,人均裝機僅為400瓦,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和我國當前水平的40%。據測算,若沿線國家人均用電水平達到世界平均水平,還需新增裝機約11億千瓦;若要達到我國人均水平,還需約18億千瓦。
長遠來看,“一帶一路”國家能源消費增長空間很大,為我國優(yōu)勢能源產業(yè)提供了廣闊舞臺,能源合作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fā)揮更為突出和重要的作用。
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以來,中國能源企業(yè)“走出去”的情況如何?
謝秋野:“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以來,我國能源行業(yè)“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與有關國家在電力、油氣、煤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取得了積極成果,同時也有效帶動了我國能源領域技術、裝備、服務和標準“走出去”。
近3年來,一批又一批的能源合作亮點工程在“一帶一路”沿線開工實施,如中巴經濟走廊的恰?,敽穗娬?、薩希瓦爾燃煤電站、默蒂亞里—拉合爾直流輸電項目、越南海陽燃煤電廠、埃及500千伏主干網升級工程、沙特延布煉廠項目等,這些項目將在有效滿足當地能源需求增長、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同時,提升中國能源企業(yè)的國際品牌形象和行業(yè)影響力,為未來深化雙邊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海外投資門檻高
記者: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yè)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能源項目合作有哪些風險或困難?
謝秋野:“一帶一路”沿線大多為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目前我國企業(yè)開展能源項目合作的主要風險有以下4個方面,包括政治風險、經濟風險、商業(yè)環(huán)境風險和法律風險。
除上述風險外,項目開展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共性的困難。
一是各國能源技術標準體系各異,有的國家尚未建立標準體系,部分國家對中國標準體系的認可和采納程度較低;
二是沿線國家的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較為薄弱,項目實施過程中往往需要增加額外投入;
三是能源項目投資規(guī)模通常都不小,建設周期長,項目在前期融資上存在較大困難;
四是國內企業(yè)產品和服務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海外相互“殺價”、無序競爭的問題時有發(fā)生,削弱了中國企業(yè)的整體競爭力;
五是國內企業(yè)中,懂經營、善管理、通業(yè)務、會外語的復合型國際人才還比較匱乏。
記者:針對海外項目融資難問題,中國企業(yè)目前有哪些好的解決之道?
謝秋野:為克服融資難問題,我國企業(yè)在充分利用專項資金、合作基金、“兩優(yōu)”貸款、政策性銀行出口信貸的基礎上,積極利用股權投資、公私合營、銀團貸款、融資租賃或信托等新模式,不斷拓寬項目融資渠道。
目前,國家也在積極考慮搭建“能源產業(yè)+金融”的合作平臺,推進金融機構在全項目周期深度參與,為能源企業(yè)提供更好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國政府主導成立的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更加專業(yè)高效的融資平臺。目前,絲路基金已為20余個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出資額超過90億美元,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吉拉姆河卡洛特水電站、阿聯酋迪拜哈翔清潔燃煤電站項目等一批重大能源項目。亞投行也在首批貸款項目中,為孟加拉國電力輸配系統升級擴建等4個項目提供了貸款。
借鑒經驗更好“出海”
記者:如何規(guī)避上述風險,從而鼓勵更多中國能源企業(yè)在“一帶一路”國家開展項目合作?
謝秋野:近年來,我們在“一帶一路”能源項目合作過程中,盡管遇到過困難,但同時也探索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首先是要做好多雙邊能源合作的規(guī)劃,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在雙方政府的主導下,共同建立起合作機制,通過編制合作規(guī)劃、簽署合作協議等形式,推進落實重點能源合作項目。
從目前已實施的中巴經濟走廊等雙邊合作來看,政府間的合作協議和協調機制對于創(chuàng)造良好的項目實施環(huán)境、保障企業(yè)的合法權益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要加強國內企業(yè)間的協調,可以在國家能源主管部門的統一協調下,集中力量開展好重點國別的關鍵項目,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同時也需要建立內部溝通協調機制,防止一哄而上、惡性競爭。
第三是要加強金融機構的合作,積極推動“產業(yè)+金融”的合作模式,讓金融和保險機構能從項目運作初期就深度介入,使項目得到有效的資金保障。
第四是要加強技術標準的對接,堅持中國標準“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推動與主要貿易國之間的標準互認。這對于海外項目的成本節(jié)約和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是要加強人才培養(yǎng)和智庫建設,大力發(fā)展國際業(yè)務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要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和引進,重視人力資源本土化。此外,智庫在政府決策、民間交流等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要加強各國智庫的交流合作,開展聯合研究,擴大合作共識。
記者: 電規(guī)總院在推動“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謝秋野:作為國家級能源咨詢機構和專業(yè)智庫,電規(guī)總院為國家政府部門、國內外機構組織、能源及電力企業(yè)組織和參與“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等提供了高質量的技術咨詢和服務。
一是服務政府,做好高端咨詢服務。牽頭開展了“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專題研究、周邊電力互聯互通專題研究等全局性的總體戰(zhàn)略規(guī)劃研究,以及多個重要的雙邊能源合作規(guī)劃研究,為國家政府部門制定合作規(guī)劃、簽署合作協議、協調解決合作問題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
二是助力能源企業(yè),共拓“一帶一路”市場。先后為中核、國網、南網、大唐、華電、神華等中央能源企業(yè),以及深能源等地方能源企業(yè)“走出去”提供了規(guī)劃咨詢和項目評估等服務;同時還為絲路基金、中信保、國開行、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了投資環(huán)境研究、市場風險分析和項目技術咨詢等服務,幫助相關企業(yè)和機構更好地了解國別信息,鎖定重點項目,控制開發(fā)風險。
三是加強國際交流,提升國際影響力。先后加入國際能源署潔凈煤中心、能源憲章工業(yè)咨詢委員會等國際組織,承辦中阿能源論壇、國際能源變革論壇分論壇等重要國際會議,與蒙古國能源經濟研究院、美國GE咨詢等機構等國外同行密切交流合作,參與相關國際規(guī)則的研究和制訂,協助開展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中東歐16+1、中國-東盟等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提升了中國能源咨詢機構的國際影響力,推動能源國際合作不斷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