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利國,在廣州東南海中洲上,去廣州二月日行。”這段來自約1400年前的《梁書》的記載,成為古老海上絲綢之路上,中國與文萊兩國貿(mào)易和人文交流的見證。
斗轉(zhuǎn)星移,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煥發(fā)著新的生機。中文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能源、農(nóng)漁業(yè)等領域合作蓬勃有力,新的發(fā)展機遇正在這里勃發(fā),當?shù)厝说男腋V芬矎倪@里鋪就。
海上絲路聯(lián)結(jié)千年情誼
“史書中記載的兩國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中國南北朝時期。”文萊歷史中心資深歷史學家穆海明·哈吉·穆罕默德對本報記者說。歷史長河中,不乏兩國人民互敬互助的精彩片段,在文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王總兵的故事。
“這位就是王總兵。”在文萊歷史中心的會議室里,穆罕默德指著一份文萊蘇丹譜系表上的一個人名說。根據(jù)文萊歷史記載,王總兵和家人從中國漂洋過海來到加里曼丹島北部京那巴當岸河的入海口登陸,并在那里定居下來。后來,文萊遭受外敵入侵,王總兵率眾馳援,并模仿中國修長城的做法,在文萊修建了石墻防線,解除了外部威脅,保護了當?shù)鼐用?。如今斯里巴加灣市?nèi)的一條道路仍用‘王總兵路’命名,這些都反映了兩國人民的友好歷史。”穆罕默德說。
海上絲綢之路帶動了中文兩國的商貿(mào)互通和文化交流。在文萊海事博物館的第一展廳,展出著1997年發(fā)現(xiàn)的“文萊沉船”模型及實物資料。這是文萊目前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艘海底沉船,博物館的文字介紹中寫明,這艘沉船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往返中國和東南亞等國的船只,運載了大量的瓷器、玻璃制品、象牙、寶石、銅器等物品,總計13261件文物。這艘沉船和中國文獻記載都表明,當時的文萊是地區(qū)和國際商品集散地,來自蘇祿國和印尼東部地區(qū)的產(chǎn)品從文萊裝船運往占婆、暹羅及中國南方地區(qū),而印尼東部的產(chǎn)品則從這里沿著東線運往棉蘭老島、蘇祿國和中國。
穆罕默德說,文萊考古中多次發(fā)現(xiàn)來自中國等國的古錢幣、瓷器碎片等文物,都印證了這里曾經(jīng)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貿(mào)易中心之一。
悠悠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中國和文萊的古代輝煌,更將兩國聯(lián)結(jié)起來,成為兩國割舍不掉的情誼。
民間交往愈加頻繁
海波依舊,絲路維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文萊積極響應,將本國的“2035宏愿”與“一帶一路”建設相對接,不斷深化開放程度,古老的海絲情誼與嶄新的絲路精神不斷融合,為兩國友好注入了新的動力。
走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的街頭,不時可以看到中國游客的身影:在市區(qū)繁華的購物中心內(nèi),超市用醒目的中文標識“游客最喜愛”標注出文萊特產(chǎn);行駛的旅游大巴車身上,也打出“歡迎來文萊”的中文字樣。2017年,前往文萊的外國游客中近四成來自中國,中國保持文萊第一大旅游客源國的地位。
如今,飛機架起了空中走廊,中文兩國的民間交往愈加頻繁。
許竣有是當?shù)氐谖宕A人,仍然可以講一口流利的漢語。2014年6月,正在文萊達魯薩蘭大學上大二的他申請通過了由恒逸實業(yè)(文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逸”)出資、浙江大學與文萊達魯薩蘭大學合作的聯(lián)合化工獎學金項目,到浙江大學留學一年半時間。他說:“當時有很多同學申請這個獎學金項目,我那批只有13人通過了。我真幸運!”
說到在中國留學時的感受,許竣有很興奮。“中國的城市交通便利,非?,F(xiàn)代化,我已經(jīng)習慣了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不帶現(xiàn)金出門。”他說,在回文萊前,他在網(wǎng)上把想買的東西都買了,裝了好幾個大箱子。
兩周前,許竣有回到文萊,正式加入恒逸的商務部門,這是他期待已久的一份工作。他說,父親退休前一直在文萊的殼牌石油公司工作,他則選擇了去中資企業(yè)工作,“中資企業(yè)尊重年輕人,而且肯花大力氣培養(yǎng)當?shù)厝瞬?,在這里我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中國制造”也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文萊人的生活中。“過去,我們這里的建材幾乎百分之百是歐洲生產(chǎn)的,現(xiàn)在中國產(chǎn)品受到文萊人喜愛,文萊大約75%的建材都產(chǎn)自中國。”劉恭津是本地知名的建材商人,20多年來往返文中兩國的從商經(jīng)歷,使他對“中國制造”逐漸走進文萊市場深有體會。以文萊家庭使用的水塔為例,“過去,當?shù)赜玫乃嗍撬芰喜馁|(zhì),在陽光暴曬下,用水安全很難保證。我們到上海取經(jīng)后,開始在文萊本地生產(chǎn)不銹鋼水塔。越來越多本地人開始更換不銹鋼水塔,中國技術讓我們獲得新發(fā)展”。
“中國速度”帶來創(chuàng)新
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中國速度”也來到文萊,改變著這個國家唯一港口的面貌。
約瑟曼是文萊摩拉港有限公司的集裝箱操作部現(xiàn)場主管。“原來,碼頭設備都很老舊,部分設備還是上個世紀90年代采購的。”2017年2月,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與文萊達魯薩蘭資產(chǎn)管理公司組建合資公司,正式接管文萊摩拉港集裝箱碼頭的運營。在接管摩拉港集裝箱碼頭5個月后,新增的4臺集裝箱正面吊、3臺集裝箱堆高機等流動設備正式投入使用,為近20年沒有新購設備的摩拉港注入了新鮮血液。
約瑟曼說,最近一年多,港口有了新氣象,現(xiàn)在單船的平均作業(yè)效率同比增幅達到44.5%,外拖車提柜還柜平均時間為25分鐘,同比減少58.3%。
效率的提升,得益于工作方式的創(chuàng)新。“長期以來,摩拉港的碼頭操作和統(tǒng)計是用手工記錄,然后再輸入電腦,時常出錯,碼頭現(xiàn)場情況也無法實時更新。”摩拉港有限公司集裝箱操作部中控主管塞夫說,2017年7月,摩拉港完成了港口財務系統(tǒng)上線工作,實現(xiàn)港口全面信息化管理,操作效率及準確率得到進一步提升。“一開始我們都不會用新設備,來自中國的專家為我們進行核心業(yè)務培訓,兩個月后我們就適應了。”塞夫說。
“我們的薪水也水漲船高了!”摩拉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副經(jīng)理雅妮告訴記者,在管理方面,港口根據(jù)當?shù)厍闆r完善了相關管理制度,引入先進的管理手段,并出臺一系列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中國決定做一件事,就是真要做這件事,最后能成功,速度還很快。”
沼澤地里托起新的希望
站在文萊灣畔,大摩拉島大橋和遠處建設中的淡布隆跨海大橋交相輝映,十分壯觀。
5月18日,由中國交建承建的文萊大摩拉島大橋竣工,這是文萊首座跨海大橋,也是連接文萊摩拉區(qū)和海上摩拉島的重要橋梁。淡布隆跨海大橋項目是文萊歷史上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全線總長約30千米。在這座大橋建設中,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中標的CC4標段全長約11.8千米,其中有11.3千米是穿越森林沼澤地的高架橋。
孫亮是項目上的一位安全員。一年多前,他大學畢業(yè)后就來到文萊,一頭扎進了條件最艱苦的269工區(qū)。工區(qū)位于海面與陸地沼澤的交匯帶,白天在雨林里工作,悶熱潮濕,晚上住的臨時工棚設在一艘舊船上,“工地的樁機24小時都在工作,晚上只能在打樁聲中努力入睡”。
條件雖然艱苦,但孫亮和他的中國同事收獲了當?shù)厝说淖鹬兀?ldquo;他們知道我們是來建大橋的,對我們很友好。只要說是大橋項目的員工,理發(fā)都能打折”。
明年底,歷時50個月的淡布隆跨海大橋項目就將竣工,大橋?qū)⑦B接被文萊灣隔斷的文萊本土和淡布隆,美麗的生態(tài)小城淡布隆將不再是飛地,從沼澤地上拔起的跨海大橋,也將托起文萊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