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捕獲的許氏平鲉魚放射性元素銫含量超標180倍一事,東京電力公司表示,相關海域的海底可能已被污染,將全力調查原因。
中新網援引共同社報道,這條許氏平鲉魚在5月被捕獲,身長約30厘米,體內的放射性元素銫含量達每千克1.8萬貝克勒爾,超過日本食品衛(wèi)生法所規(guī)定標準的180倍。
報道稱,其捕獲的位置,正好位于含有高濃度銫的核廢水排放區(qū)域,此前該水域也曾發(fā)現過輻射值超標的魚類。
東電介紹,在福島核電站10公里范圍內,并沒有捕魚行動,東電還專門設置了防魚網。至于此次捕獲到“輻射魚”的原因,東電認為可能與核電站內的排水溝有關。
據介紹,這條排水溝此前是直接連通外海,但因發(fā)生了多起與核電站建筑有過接觸的雨水經此流入外海的事故,所以東電在2015年將該排水溝的出口,改建到福島核電站的防波堤內,這可能導致海底附近的核輻射濃度變高,從而使得附近魚類被污染。
東電表示,除了繼續(xù)對海水進行調查,還將采取用混凝土澆筑海底、使用強度更高的防魚網封閉限制區(qū)域等方式,防止附近魚類被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