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巴音庫魯提村的裝機500千瓦村級光伏扶貧電站
吐爾洪·庫爾班(右一)在檢查光伏電池板
帕米爾高原上,有一個“萬山之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這里三面環(huán)山,東臨塔里木盆地,山地占全州總面積的90%以上。曾經,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克州曾是我國深度貧困地區(qū)。
2020年底,隨著最后一個貧困縣阿克陶縣脫貧出列,克州告別絕對貧困。當地是如何摘掉窮帽的?怎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近日,記在克州采訪時看到,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等電力企業(yè)積極幫助大山深處的村莊發(fā)展光伏項目,充分利用當地光照充足的優(yōu)勢,打造起一座座“陽光銀行”,借“光”生金,讓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屋頂電站,守護萬家燈火
初夏時節(jié),在克州阿圖什市松他克鄉(xiāng)瓦克瓦克村,只見村中房屋的屋頂在日照下熠熠閃光。“那是我們村的分布式屋頂光伏項目,現在這里是‘一寸陽光一寸金’。”中國華電派駐瓦克瓦克村第一書記奚科偉介紹道。
談起這個光伏項目,奚科偉很感慨:2019年3月,他來瓦克瓦克村駐村工作,第一天就遇到了鬧心事:停電。找到村干部了解原因,一問之下卻有些尷尬:欠費了。
把電費交上不就行了嗎?奚科偉想得簡單,村干部的回復卻讓他認識到了問題的復雜:村集體經濟收入十分薄弱,常出現沒錢交電費的情況,大家對停電已經習慣了。如何讓村里既用上電又減輕經濟負擔,成了奚科偉駐村初期面對的頭號難題。
“瓦克瓦克村地處天山南麓,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每年日照時長達2500-3000小時,是典型的‘富光區(qū)’。如果能在這里建起光伏電站,哪還愁用電的事!”憑著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奚科偉不久便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聯系上中國華電集團,申報實施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并協調資金購置價值100萬元的設備,在村委會屋頂鋪設196塊光伏組件。
當年8月,一座70千瓦分布式光伏電站在瓦克瓦克村落地。“屋頂上的一塊塊小藍板滿足了村委會辦公及周邊生活用電,每年節(jié)省10萬元左右的電費,還按照一定的價格余電上網,為村集體創(chuàng)收。”奚科偉指了指村委會門前占地5平方米左右的鐵箱,“不僅有‘亮眼’的光伏電池板,電站還配置了30千瓦儲能系統(tǒng),可以應對突發(fā)停電,是克州首個投入運行的村級分布式儲能光伏電站。”
去年,中國華電繼續(xù)加大投入,在瓦克瓦克村新建分布式光伏電站。“現在,電站規(guī)模已經達到110千瓦,村里的日子更‘亮’了。”奚科偉說。
不僅僅是瓦克瓦克村,“十三五”期間,我國大力開展光伏扶貧,在新疆喀什地區(qū)、和田地區(qū)、克州等6個地州投資建設92座國家級光伏扶貧電站。其中克州目前光伏裝機容量已超30萬千瓦,今年以來,一批新增光伏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中。
技能培訓,實現自主運維
扶上馬,還得送一程。對于深處大山、缺少專業(yè)技術人員的眾多農村來說,建起光伏電站只是第一步。未來幫扶人員離村后,電池板出現問題誰來及時處理?電壓電流不正常該咋整?……這些后期運維管理問題是村里必須邁過的坎。
怎么辦?在克州烏恰縣巴音庫魯提村,中國華電探索“1+3+N”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通過技能培訓,為村集體量身訂制自己的管理團隊,針對性地解決農村光伏電站建管難題。
從烏恰縣城出發(fā),沿著蜿蜒的山路,經過1個多小時車程,來到緊鄰我國最西部邊境線的巴音庫魯提村。這里,坐落著克州唯一一座裝機500千瓦的村級光伏扶貧電站。
吐爾洪·庫爾班,如今是這座電站的站長。趕到巴音庫魯提村時已是下午,在海拔3500多米的山上,正碰上吐爾洪·庫爾班給電站“體檢”。“現在,電站的日常運維管理主要是我和村里的幾個年輕人負責,基本每天來檢查兩次,上下午各一次。”吐爾洪·庫爾班熟練地檢查著一塊塊電板,“每次大概花1個小時的時間,主要對光伏板、逆變器和高低壓設備進行巡查并做好記錄,定期對光伏板固定螺栓、接線情況進行檢查,并根據光伏板表面清潔程度定期清洗光伏板。”
兩年前,吐爾洪·庫爾班對光伏電站還知之甚少。2019年6月,在光伏電站投產前,村里選拔人員到華電新疆公司所屬光伏企業(yè)進行為期3個月的實戰(zhàn)培訓,上過大學的他和村里另外兩名大學生成功入選。“那段時間,從基本理論知識到維護維修操作,都有師傅專門教我們。培訓結束后,還有專業(yè)人員帶了一年,和我們一起對村里的光伏電站進行運維管理?,F在,獨立完成這些工作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啥難事了。”吐爾洪·庫爾班難掩自豪。
華電新疆發(fā)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明說,從電站投運的第2年起,由村里團隊自主運維,華電新疆公司提供為期3年的后臺管理和技術支持;從第5年起,華電新疆公司主要提供必要技術保障。“在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我們采取漸進性移交管理模式,既保障電站安全穩(wěn)定運行,又將高成本的運行維護費用全部留到村里,收益百分之百惠及當地群眾。”
包括巴音庫魯提村在內,華電新疆公司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542萬元,在阿圖什市和烏恰縣實施人才教育培訓項目,培訓技術人員5040人、基層干部1474人。今年,還將投入約130萬元,用于相關技術人員培訓,為當地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儲備人才。
產業(yè)振興,放大增收效應
家門口的光伏電站,守護著萬家燈火,也點亮了前方的致富路。
走上巴音庫魯提村的公益性崗位后,巴合提努爾·買買提吐爾遜每天都樂呵呵地忙著:走家串戶,了解村民的身體健康情況;組隊上山,定期清洗光伏電池板……身兼多職的巴合提努爾·買買提吐爾遜是村里的能人。
“以前,全家守著山上的草場,以放牧為生?,F在,不一樣嘍!”巴合提努爾·買買提吐爾遜算了算賬:公益崗,一年工資2.5萬元左右;還可以繼續(xù)放牧,每年2萬多元收入;平常再搞點副業(yè),“這一年下來,比以前賺得多多了,能不樂嗎?”
中國華電派駐巴音庫魯提村第一書記陳大為介紹,目前,全村有15名公益崗位在職人員,包括產業(yè)指導員、保潔員、道路維護員、水渠維護員、交通協管員、照料護理員和維修員等。今年,根據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的需要,還會再在村里招聘新人上崗。“這些村民的工資,都來源于村里光伏電站的收入。”
數據顯示,自2019年10月31日并網運行至今,巴音庫魯提村光伏電站累計發(fā)電超130萬千瓦時,為村集體增收100多萬元,成為之前206戶貧困戶穩(wěn)定脫貧的重要保障,也為全村實現鄉(xiāng)村振興提供了重要經濟基礎。
“發(fā)展光伏電站前,巴音庫魯提村是一個純牧業(yè)村,村集體沒多少收入。村里想發(fā)展點產業(yè),但苦于沒錢。現在有了光伏電站每年70萬元左右穩(wěn)定收入的支撐,村里的產業(yè)多了起來,發(fā)展的底氣越來越足。”陳大為說。
如今的巴音庫魯提村,以電站資產為注冊資本,有了自己的企業(yè)——烏恰縣華緣電力有限公司,公司業(yè)務范圍涵蓋太陽能、水利水電等資源開發(fā)。村里還依托畜牧業(yè)優(yōu)勢,創(chuàng)立注冊“蔥嶺牧人”品牌,銷售當地柯爾克孜羊肉、烏恰高原牦牛肉和帕米爾高原老鴿子,短短兩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積極發(fā)展種植業(yè),在高原戈壁開荒種植林果40畝,投入14萬元為農牧民建設蔬菜小拱棚,70戶庭院種植戶每戶增收3000元……
“今年,在繼續(xù)利用光伏電站收入幫扶脫貧群眾的基礎上,將在產業(yè)發(fā)展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包括投入10萬元支持村畜牧業(yè)合作社發(fā)展、林果種植面積再擴大150畝、依托臨村水庫發(fā)展魚類養(yǎng)殖產業(yè)等。”陳大為表示,“我們要努力放大‘陽光銀行’的增收效應,進一步促進就業(yè)、壯大集體經濟,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