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近日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進行了一系列監(jiān)控核反應堆運行狀況的試驗,有望將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該項研究得到了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資助。
監(jiān)控核反應堆運行的方法之一是分析中微子輻射,這有助于防止可用于制造非法核武器的核燃料失竊。通常情況下對中微子輻射的分析是遠程進行的,以避免人們妨礙受到懷疑的核電站的運行。
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大量形成的實驗粒子,它們可以輕易穿越核電站的保護層。因此,為了阻止核反應堆中的中微子外泄,需要厚度足夠的“鉛墻”。通過分析中微子輻射,科研人員可以掌握核反應產(chǎn)生的同位素成分,以及反應堆活性區(qū)域中心內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
“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試驗核物理跨教研室實驗室主任亞歷山大·博洛茲德尼亞介紹說,在核反應堆運行時形成了所謂的武器钚,而中微子輻射探測器在記錄反應堆活性區(qū)域同位素成分的變化時有助于發(fā)現(xiàn)這種物質。
俄羅斯科研人員運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研發(fā)出全新的雙相發(fā)射探測器,完善了中微子探測法,有助于把核反應堆遠程控制的精確度提高近1000倍。
亞歷山大·博洛茲德尼亞稱,目前,研究人員已完成了對利用中微子相干彈性散射效應所獲得數(shù)據(jù)的分析,大幅修正了理論模型。他表示,在這次試驗中使用了相對輕的氬核作為中微子靶。氬的性質接近于試驗性探測器中所采用的氙,價格卻僅相當于氙的幾分之一。
亞歷山大·博洛茲德尼亞稱,他們研發(fā)的新探測器技術有助于使核能變得安全和透明,因此吸引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關注。同時,該項新技術還可以用于分析太陽或超新星的中微子輻射,以了解它們內部所發(fā)生的過程。研究團隊計劃明年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核電站開展首批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