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表示,對汽車征稅最早將于4月2日開始實施,這是在內(nèi)閣成員提交關于進口關稅選項的報告后的第二天。長期以來,特朗普一直抱怨美國汽車在國外市場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如歐盟對進口汽車征收10%的關稅,遠高于美國的2.5%。同時,美國對來自墨西哥和加拿大以外國家的皮卡征收25%的關稅,為本土汽車制造商帶來了顯著利潤。
為應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歐盟貿(mào)易主管馬羅斯·塞夫科維奇計劃于周三在華盛頓與美國商務部長及相關官員舉行會談,討論可能的關稅互惠安排。特朗普在會談前重申,歐盟已暗示將降低對美國汽車的關稅至美國水平,但歐盟方面對此予以否認。特朗普還表示,他將敦促歐盟增加對美國汽車和其他產(chǎn)品的進口。
除了汽車關稅,特朗普還透露,對藥品和半導體芯片的行業(yè)關稅也將從25%或更高開始,并在一年內(nèi)逐步增加。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相關制造商提供時間在美國建立工廠,以避免關稅影響。特朗普預計,一些全球最大的公司將在未來幾周內(nèi)宣布在美國的新投資計劃,但具體細節(jié)尚未透露。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已實施了一系列關稅措施,包括對中國所有進口產(chǎn)品征收10%的關稅,對墨西哥商品和加拿大非能源進口產(chǎn)品征收25%的關稅(后推遲一個月實施),以及從3月12日起對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并取消了對部分貿(mào)易伙伴的豁免。此次汽車及半導體等關稅計劃的提出,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貿(mào)易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
雖然特朗普在2018年和2019年任期內(nèi)也曾威脅要對汽車征收25%的關稅,但并未最終實施,導致相關調(diào)查的關稅授權到期。然而,作為新汽車關稅舉措的一部分,2018年調(diào)查中的一些研究可能會被重新使用或更新,為未來的關稅決策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