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2 年歐洲能源危機以來,Hoegh Evi公司在德國海岸運營著旗下 9 座液化天然氣浮式儲存及再氣化裝置(FSRU)中的 3 座,豐富了德國天然氣供應來源。
Hoegh Evi著眼于德國的長期脫碳目標,與私營企業(yè)德國再氣化公司(Deutsche ReGas)在波羅的海沿岸的盧布明(Lubmin)共同開發(fā)一座浮動式氫氣進口碼頭,該碼頭配備有氨裂解裝置,生產(chǎn)出的氫氣可運往內陸。
潛在投資者對綠色低碳或零碳氫氣的價值鏈缺乏清晰認知,尤其是高昂的電價阻礙了電解廠使用當?shù)仫L能和太陽能。
Hoegh Evi承諾提供低成本進口方案,從海外輸送氨并轉化為氫氣,同時在必要時繼續(xù)開展其成熟的液化天然氣業(yè)務。
氨已有成熟的運輸鏈,是氫氣的理想載體,氫氣密度低,若不借助載體,遠距離運輸難度很大。
Erik Nyheim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目標是在2025年年底前,與德國再氣化公司就盧布明氫氣碼頭項目做出最終投資決策。開發(fā)盧布明碼頭是在 2027 年底前部署浮動裂解技術的第一步。”
德國支持建設核心氫氣輸送管網(wǎng),Hoegh Evi公司將通過國有開發(fā)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提供的 240 億歐元(250.1 億美元)貸款,向該管網(wǎng)輸送氫氣。
Erik Nyheim稱,基于目前對氨價格的了解,已和德國有能源公司德國能源安全公司(SEFE)簽署合作協(xié)議的Hoegh Evi,到 2027 年或許能以每公斤3 - 3.5 美元的價格供應綠氫。
目前歐洲的氫氣成本為每公斤8 - 10 美元。